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知名传播学学者潘忠党教授为我院师生举行学术讲座

发布部门: 新闻学院     发布时间:2016-06-24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教授、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政治学院思源讲座教授、传播学研究领军人物潘忠党于624日下午两点,在新闻学院报告厅带来题为新媒体与新闻专业主义:且行、且思考、且建构的学术讲座。潘老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新闻专业主义,这源于潘忠党教授对新闻业的深切关怀。


为了让现场的老师与同学快速进入生涩难懂的学术场域中,潘教授巧妙地借用爱情智慧,以著名艺人马伊琍的爱情名言——“且行且珍惜,导出讲座主题: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且行、且思考、且建构的思想体系和形式逻辑,新闻专业主义类似于爱情的信念与实践,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与寻求对话的过程。

首先,潘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新闻业可能遇到的危机与挑战。潘教授先从电影《聚焦》讲起新闻业可能遇到的危机与挑战,引用了马大石影评《<聚焦>:纸媒挽歌,暗示着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影片观点认为《聚焦》是为纸媒所唱的一首挽歌,延伸出去也是新闻业的一首挽歌。

一些观点认为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纸媒处于夕阳西下的状态。纸媒广告收入呈断崖式的下滑;职业新闻人权威逐渐下滑;新闻业对学子不再具有吸引力;新闻业在一个追逐利润的市场中运作;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一些非职业生产者纷纷加入到新闻业内,新闻专业人士对新闻生产不再垄断。这些现象似乎昭示着新闻业正走向衰退。然而,新闻业面临危机的这种说法并不局限于中国,在全球各个国家,包括美国也是这样。

伴随着新媒体及非职业新闻生产者与传递者的出现,新闻生产不再是新闻职业者的专属领地。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成为新闻生产者的可能。潘老师继续说道,但这并不应该看作是新闻业遇到的危机,而应看作是新闻业遭遇的挑战。我们不能把新闻业出现的一些情况统统认为是新闻业遭遇的危机,用危机的话语代替新闻业所遇到的问题,会把危机简单化,从而取代了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在危机面前我们很难具体分析新闻业面临着的挑战,不知道新闻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与其将新闻业出现的一些现象理解为面临的危机,不如将其理解为新闻业面临的挑战或不确定性。


挑战包括些什么呢?新闻业面临的挑战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新闻不再单纯地存在于报纸、纸媒等单一平台,新闻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挑战,比如今天,谁能说清楚新闻是什么?谁来做新闻?在什么样的场域下做新闻?通过什么程序来做新闻?新闻的功能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好新闻?

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挑战呢?潘老师提出这样的观点:纸媒确实是在消失的过程中,在我国,它消逝的步骤、速度可能远远高于美国或者西欧一些国家,这是由深层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这是全球性的。但是,作为介质的纸媒的衰落不等于新闻业的萎缩;非职业新闻人的介入不等于新闻职业的消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平台的多元不等于新闻再现的多元以及空间的开放。新闻首先是信息,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所以,它首先是信息的流动,正如詹姆斯·凯瑞所讲的两种传播观中的传递观,这是最基本的。

新闻其实是特定形态的,有特定结构的,在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信息流动过程。这些东西是什么?这些就是一个框架,一种解读新闻的框架,一种传递信息所应遵循的规则。也就是说,以新闻的形式传递信息的同时,我们也在界定什么是新闻?我们也在实践我们对新闻的理解。所以,和信息的流动相对应的是某种理解的框架或者行动的结构。新闻作为信息的传播活动,新闻作为元传播meta-communication)(元传播是交往和传播活动的构成和前提条件,可参考贝特森、戈夫曼等人学术理论,编者注)的过程,新闻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新闻业发生剧变,不是作为信息流动的新闻传播活动的改变,而是作为元传播meta-communication)的新闻生产、使用和解读。所以,当我们讲新闻的时候,我们可以讲新闻的生产、讲新闻的流通,讲新闻的消费,当我们从新闻生产和流通到新闻消费的时候,我们关注到了流动过程当中的线性的流动过程中不同的点,我们也从职业的新闻人、生产者作为主体,到了消费者受众作为主体。但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是形态不断变化的,流动的方向也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新闻很可能是多种声音的新闻。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新闻?潘老师认为新闻业要采取有规训功效的“元传播”模式,使之符合伦理规范,操作起来也实际可行,新闻相关者之间要保持交往与对话。

既然今天的新闻业面临着特定的危机与挑战,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相关路径呢?那么,重建新闻专业主义的必要性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重建新闻专业主义呢?

 

新闻专业主义有什么样的内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有一些最基本的制度安排。第一:从事某项职业,新闻工作者是全时的职业,而这个正在发生变化,今天的新闻人未必是全时的工作者。第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基础,必须经过特定的技能训练。今天,很多非职业新闻人在做新闻,在推动新闻,但是这不代表技能训练和知识积累可以被忽略。第三:自主专业协会还有一套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执行的、得到大家公认或者共享的行为准则

另外,新闻专业主义还要符合特定的规范取向。这种规范取向是一种理念,是意念或者思想信念的体系。无论你的制度安排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有这些理念,并且能够落实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某种行动当中,那你就有了某种专业主义的规训。公共服务、公共利益,这是最为核心的一条。特定的规范取向还包括:自律的信念、工作自主的价值、基于公共服务的伦理准则、经验主义(empiricist)的认识论。

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专业主义的障碍在于人们失去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信任,认为是不现实的;国家体制的介入;新情境下,专业意识形态的解体。

专业主义更为重要的表现是,对新闻制作展开媒介批评与媒介反思。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更好地服务公共利益,满足公共性的需求,它区别于广告、宣传,不同于学术论述,也不同于操作技术、程序解说。“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称。”(凯瑞),这是新闻业努力的方向。

附件